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全科互知
2023年7月 第7期 总第84期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主管单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编辑部 编 委: (按姓氏拼音排列) 曹明海 曹一鸣 陈进前 程晓堂 戴启猛 戴羽明 顾之川 郭玉英 黄 伟 黄远振 蒋京丽 李 卿 李 艳 刘道义 潘小明 渠东剑 孙杰远 唐剑岚 汪晓勤 王 磊 吴立宝 吴正宪 邢红军 徐国辉 余党绪 张海银 张维忠 赵占良 郑桂华 郑毓信 主 编:石立民 执行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黄珍平 编辑部副主任:刘 华 潘 安 编 辑:朱晓灿 罗小荧 周彩珍 陆顺演 特约美编:杨 阳 责任技编:蒋 媛 地 址:广西南宁市鲤湾路8号 邮政编码:530022 编辑部电话:0771-5877925 5865557 投稿邮箱:zxxktjxyj@sina.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1400/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1421 邮发代号:48-179 Contents 目 次 课堂评论 1 基于STEAM理念的数学文化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 ——以 “神奇的多面体” 为例 张维忠, 林梦奇 课堂研究 8 基于“直观的懂”的数学教学路径 朱继明 英语读思言教学专题 12 英语读思言概念内涵、模型构念及实践应用 黄 睿,黄远振 17 读思言词义概括心理工具与教学实践研究 冯艳臣,邵水平 22 读思言理念下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探究 陈锦英,林才回 课堂聚焦 特设专栏: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 ( 十六 ) 27 基于“三层六级”阅读模型的课堂嵌入式评价设计 梅培军,孙思兰 32 紧扣文本抓有趣,立足儿童讲故事 —— 《漏》 三层级教学设计 吴碧波 教学设计 37 三角形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 邢成云,李秀珍 42 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链创设 ——以初中物理复习课为例 陈 媛 全科互知
印刷: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印刷厂 发行: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订阅: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编辑部 定价:15.00元 刊训 立足课堂,面向教学; 立足纸媒,面向多媒; 立足当代,面向未来; 立足全国,面向世界。 本刊声明: ·本刊倡导原创,拒绝抄袭、剽窃及 其他侵权行为,作者文责自负,本刊概不 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本刊对采用稿件有文字上的删改 权,不同意删改者,请于来稿中声明。 ·凡本刊录用的稿件,如无特别声 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对其作品行 使网络传播、汇编出版等再使用的权利; 本刊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 各项权利的报酬。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 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 《中 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及CNKI系列数 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 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评 价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 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 当处理。 ·来稿不退,三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 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再另行通知。 本刊微信公众号:搜索微信号“zxxktjxyj” 或“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或扫一扫微信 二维码: 46 关联点: “以旧带新”导入的着力点 ——以三次英语磨课为例 周 伟 课堂新探 50 语文初高中文学类文本学法衔接 粟 颖 54 大概念视域下游记阅读程序建构与教学探究 ——以《登勃朗峰》为例 游晗昕 58 一般观念引领下的数学解题教学 ——以“零点不可求问题”为例 黄晖明,吴国文 62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以The Green Room为例 周 萍 66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3A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例析 金珊珊 71 “四化”转型:素养导向下体育大单元“学·练·评” 一致教学 蒋新成 77 素养立意下实用性阅读命题的研究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为例 蔡 艳 特别策划: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专栏 81 基于挑战性任务的初中数学拓展课教学研究 ——以“汉诺塔传说”为例 龚含笑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 课堂评论 】 基于STEAM理念的 数学文化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 ——以“神奇的多面体”为例 张维忠,林梦奇 (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 【 摘 要 】 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实 际问题。文章立足STEAM理念,从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开展阶段、项目展示评价4个关 键教学阶段出发,以“神奇的多面体”为例,对基于STEAM理念的数学文化项目式学习案例的开发与实 施进行教学设计。 【 关键词 】 STEAM理念;数学文化;项目式学习;多面体 【 作者简介 】 张维忠,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林梦奇,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 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论。 STEAM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将 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融合在一起,旨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STEAM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将不同学科 之间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以创造性的方式解 决实际问题。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科学、技 术、工程和艺术等学科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能 够统整其余 4 门学科于一体,实现跨学科融合。 但 STEAM 理念作为一种舶来品,落地中国教育仍 面临着诸多困境 [1]。一方面,囿于分科课程的限 制,数学课程资源缺乏整合;另一方面,其落地 困顿于教学实践手段的融合。因此,STEAM 理念 作为当下数学教育的改革方向,迫切需要相应的 载体,也值得为之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以项 目学习作为沟通数学文化与 STEAM 理念的桥梁, 是 实 施 跨 学 科 教 学 的 有 效 方 式 。 为 此 , 基 于 STEAM 理念来开发数学文化项目式学习案例,建 构相关的路径与进行具体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 地发挥 STEAM 教育理念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学科融合发展提 供借鉴。本文尝试以“神奇的多面体”为例探讨 其具体开发与实施过程,课例内容可设置在学习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8.3 简单几何 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后,需要3课时。 一、项目启动阶段:主题与目标的确定 ( 一 ) 主题确定 项目学习的主题是指某个待探究的数学课题或 者亟待解决的情境性问题 [ 2 ] 。本文尝试以“神奇的 多面体”为例,围绕多面体的制作及其蕴含的学科 知识等展开。 项目“制作多面体”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 探究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探究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寻找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的关系,作 出多面体的展开图,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 想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从正多面体到半正多面体等其他多面体,学生需要 经历类比探究的过程。同时,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拓 扑学中的变与不变。多面体的发展伴随着天文学的 1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发展、哲学的追问以及人类思想的进步,使学生能 在其中感受到历史演变之中数学的魅力;在了解多 面体中有关数学史的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毕达哥 拉斯、欧拉等伟大数学家们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 精神;还能够在多面体模型中深刻感受数学的对称 美、和谐美以及数学的神奇 [ 3 ] 。除此以外,多面体 与化学、生物、艺术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 系。在本项目中,学生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作 多面体展开图、立体图,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有一 定考查。正是因为多面体与数学文化及诸多学科知 识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 文化与跨学科内涵,通过开发以“神奇的多面体” 为主题的项目,进而开发系列拓展研究。 ( 二 ) 目标确定 基于 STEAM 理念的数学文化项目式学习既要 具备一般项目式学习目标的特征,又要凸显数学的 文化价值和跨学科价值。具体可分为基础知识、综 合能力和精神品质 [ 4 ]三个维度。 表1 项目目标 目标维度 基础知识 综合能力 精神品质 具体内容 能够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正多面体的概念;能 得出正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的关 系;能计算出正多面体的多面角;能通过自主 探究得出正多面体存在的条件;能了解凸多面 体欧拉公式;能进一步解决正多面体有关数学 问题;能完成其他多面体有关任务 能挖掘出生活中、科学中、艺术设计中的多面 体,能借助平面解决立体问题,发展数学抽象 与直观想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归纳总结 出凸多面体欧拉公式,能类比正多面体的探究 过程,探究其他多面体;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绘制多面体展开图、立体图,并动手作出多面 体模型,进而体会多面体模型的应用,感悟数 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价值 在了解正多面体的探索史中,感受数学发展不 断完善的过程;阅读数学家探究正多面体的历 程,领悟数学家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认识多面体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中,感悟数学 的跨学科内涵与应用价值;在制作多面体的活 动中,感悟对称之美,提升审美能力;在展示 评价阶段,提高表达能力与质疑能力;通过亲 历各种项目学习活动,增进利用各种途径和媒 介进行文献检索与数学阅读,以及信息整理和 加工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与团队意识 二、项目规划阶段 在明确项目主题与目标后,需要考虑与之相关 的知识内容,形成知识结构图。在项目规划阶段, 将主题分解为可实施的子项目学习活动,并考虑进 行子项目活动对学生的要求。 以“神奇的多面体”为项目活动主题,正多面 体的发展历史、设计制作及其立体模型,涉及不少 数学文化知识,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这 个主题可以分解成两个大的任务以及每个任务下的 子任务,如图 1。各个子任务需要调动起数学或其 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或能力,如晶体相关知识、艺术 欣赏能力等。 图1 “神奇的多面体” 项目的相关知识结构 项目活动的物理环境是以围坐式布局的多媒体 教室,师生人手配备学习平板,且平板中安装有 GeoGebra 3D 计算器。在此阶段还需准备好项目活 动所需原材料,如剪刀、卡纸、多边形磁力片、化 学球棍模型学具等。为落实本文所提出的案例,在 项目具体开展阶段,将实践路径划分为循环进行的 五个阶段,如图2。 图2 “神奇的多面体” 项目的课堂实施路径 2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在项目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问 题,具体开展时应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搭建学 习支架,使其能够更好地抽象出数学问题,为后续 开展其他相关项目式学习提供参考。本项目围绕 “任务一:制作正多面体”与“任务二:制作其他 多面体”展开,并利用任务一的探究过程为学生搭 建探究多面体的支架。任务二则主要类比任务一在 课外自主完成探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 三、项目开展阶段 由于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探 究为主要形式,内容涉及动手制作部分,全部使用 课内教学时间可能不够,因此可以采用课内课外相 结合的形式。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完成查阅资 料、准备材料、具体制作等活动,在课内开展设计 方案、完成项目、汇报交流等核心内容。本案例可 设置为 3 个课时。其中,任务一 2 课时,任务二 1 课时。 任务一:制作正多面体 ( 第1课时 ) ( 一 ) 创设情境,呈现项目 创设情境 早在古典时期,多面体就已经为人 所知。它不仅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哲学 中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架起 了桥梁。在阿什莫尔博物馆中,陈列着 4 000 年前 苏格兰新石器时期的正多面体刻石。多面体在我们 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足球是最常见的半正多面体。 化学中的许多晶体也呈现出多面体的几何模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多面体”的项目式 学习。 问题 1-1 如图 3,观察刻石图片,它们有什 么共同特征? 图3 苏格兰新石器时期的正多面体刻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多 面体,并以其中一种特殊多面体——正多面体引入 课堂。教师让学生欣赏刻石,并寻找出正多面体的 共同特征:各个面都是全等正多边形,并且各个多 面角都是全等多面角。 融入数学文化 一直以来,正多面体就被视作 数学史上最美妙、最独特的发现之一。早在公元前 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泰阿泰德第一个完整描述了 正多面体。但是最后正多面体没有被称为“泰阿泰 德立体” ,而是被称作“柏拉图立体” 。这是因为柏 拉图将正多面体和宇宙元素联系起来,将生成宇宙 的四原质火、气、水和土的粒子分别赋予了正四面 体、正八面体、正二十面体和正方体的形状,还以 正十二面体来表示宇宙本身。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史的融入,学生进一步了 解了正多面体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跨学科内涵 16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正 多面体的研究从古希腊时期带入了近代。他坚信天 体之间如音乐般和谐,天体的运行遵循完美的数学 规律。他借助柏拉图立体与行星轨道的相切,得到 了著名的太阳系行星模型。 正多面体在化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看似黄 金的黄铁矿 (二硫化铁) 晶体就是呈正十二面体形 状的,而货真价实的黄金晶体是正八面体。通过研 究碳原子的化学特性,化学家们还合成了立方烷 C8H8、正四面体烷C4H4。 而在生物中,形体微小的放射虫竟然也具有不 同正多面体的形状。还有一些病毒,像疱疹病毒、 艾滋病病毒等也都呈正二十面体。看来,尽管这些 病毒令人恐惧,但都是几何高手。 正多面体作为一种对称结构,总能让人感受到 秩序、庄重、和谐的美感。古语有云: “夫美也 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 美。 ”里里外外皆均衡妥帖,方为“美” 。早在公元 前500年,伊特剌斯坎人就开始使用正十二面体的 青铜器。古代的凯尔特人也同样喜爱正十二面体形 状的物品。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馆里,还可以看 到托勒密王朝时期的正二十面体骰子。 问题 1-2 生活中还有哪些熟知的正多面体? 有哪些知名的正多面体模型?利用化学的球棍模型 学具,动手摆出一些正多面体的晶体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学与科学、数学与艺术的 融入,学生进一步感悟正多面体的应用价值,为后 续的深入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将数学中的正多面体 模型与化学晶体模型相联系,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 正多面体的立体形式与晶体中的数学模型。 3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 二 ) 动手实操,制作模型 问题2-1 想要制作一个正多面体需要哪些要 素?利用GeoGebra 3D计算器画出正多面体( 如图4 ) , 观察它们的关键要素,将表2补充完整。 图4 正多面体模型 表2 正多面体的关键要素 正多面体 正四面体 正六面体 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 正二十面体 关键要素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正多面体 的关键要素,包括面数、顶点数、棱数、平面展开 图等。教师指导学生借助 GeoGebra 3D 计算器作出 正多面体,通过观察 3D 几何体得出各要素。列表 表示面数、顶点数、棱数是为了方便后续正多面体 个数与欧拉公式的呈现。而平面展开图的绘制是为 下一步制作正多面体做准备。 借助数字化工具,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不仅包含立体几何,也有平面几何知识。GeoGebra 作为一个动态数学教学软件,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 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能够直观展示几何模 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地可视化,以促进学生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 5 ] 。 问题2-2 明确要素后如何制作正多面体?请 设计方案并制作一个正多面体。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正多 面体的制作方案,具体包括所需材料和制作步骤, 记录方案和讨论过程等。依据方案,学生可充分运 用几何知识制作正多面体,并进行优化,使制作的 正多面体尽可能美观。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 将平面展开图折成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该活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 手能力、合作意识与责任意识等精神品质。 ( 三 ) 汇报展示,评价交流 汇报展示 请各小组展示项目式学习成果,并 汇报制作过程。 设计意图:各小组选取代表汇报本组项目式学 习的设计方案、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展示 制作的正多面体。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进行 自我总结。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与 组内、组外同学交流收获与改进之处,填写评价量 表。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 思。同时,在听取他人汇报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自 己的项目成果。 ( 四 ) 性质探究,定理推导 ( 第2课时 ) 问题 3-1 上节课我们分组制作了正多面体, 除了上述五种正多面体,你还能做出其他正多面体 吗?用准备好的多边形卡片拼一拼。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多面体个数。 从组成正多面体的正多边形的边数和个数入手,学 生尝试用准备好的多边形卡片拼凑多面体,探寻能 够组成正多面体的条件。 由于正多面体是凸多面体,即没有凹陷的顶点 和棱,因此每一个顶点处由相邻两棱所成的面角之 和小于 360° 。不然,若在某一顶点处上述各面角 之和等于 360° ,则交于该顶点的所有面都将落在 同一平面上;若在某一顶点处的上述各面角之和大 于360° ,则以该顶点为端点的某些棱将是凹陷的。 因为多面体的任一顶点处至少要有三个多边形 相遇,而正多面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 形,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和都相等,所以正多面 体的多面角都必须小于 120° ,这是正多面体的另 一个必要条件。而正六边形的内角恰好为 120° , 因此正六边形不可能围成正多面体,所有边数大于 6的正多边形也都不可能围成正多面体。 图5 正多面体存在性探究 这就是说只有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小于6时,顶 角的角度之和小于 360° ,卡片之间还留有空隙, 才能够拉成一个立体的角。即只有正三角形、正方 形和正五边形才有可能围成正多面体。再进一步借 4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助多边形卡片,正三角形对应能够组成正四面体、 正八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四边形对应能够组成正 六面体,正五边形对应能够组成正十二面体。 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得出正多面体存在的条 件。在此过程中渗透反证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自我 探究能力。 融入数学文化 其实第一个完整描述正多面体 特征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学家泰阿泰德,早 已知道只有五种正多面体,即正四面体、正方体、 正八面体、正二十面体和正十二面体。 设计意图:教师简要讲述数学史,使学生感悟 数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精神。该教学设计旨 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家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提 高用数学家的眼光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 6 ] 。 问题3-2 回顾制作正多面体时所列出的多面 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等关键要素的表格,你能 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上一节课问题 2-1 所列表格 (见表 2) ,归纳正多面体的面数 (F) 、顶点数 (V) 、棱数 (E) 之间的关系。讨论 探究、总结归纳欧拉公式V+F-E=2,初步感知拓扑 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问题3-3 多面体欧拉公式该如何证明?请小 组讨论,并试借助正多面体展开图,用数学归纳法 证明。 设计意图 欧拉公式有许多证明方式。对于高 一学生而言,可以尝试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数学归纳 法 [ 7 ]进行证明。 类比正多边形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关系的归 纳方式。现将正多面体降维转化为平面图,设想正 多面体是由一个平面依次将其余各个面逐一添加而 形成的。因此,一个正多面体就需要由一个平面添 加F-1个面形成。从添加第二个平面开始,每添加 一个平面,增加的棱数总比增加的顶点数多 1。当 添加了F-2个面后,可得E=V+ ( F-2 ) 。当增加最后 一个面而形成立体时,棱数和顶点数均未增加,因 此,仍然是E=V+ ( F-2 ) ,即V+F-E=2。 数学归纳法的表述简明准确、易于理解,可 以降低证明的难度。数学归纳法也是高中数学中 经常采用的一种证明方式。同时,类比正多边形 的研究其实也是使欧拉公式获得了从平面到空间 的推广。 问题3-4 能否用欧拉公式证明正多面体只有 五种?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多面体欧拉公 式的应用。 设正多面体的面是正n边形,一个顶点处的面 角数为m。 则nF=2E,mV=2E,又因为V+F-2=E, 则 2E m + 2E n -2=E,即 1 m + 1 n - 1 E = 1 2 。 当棱数 E≥3 时,解得 m, n, E 的整数解为 (m, n, E) = (3, 3, 6) , (4, 3, 12) , (5, 3, 30) , (3, 4, 12) , (3, 5, 30) 。 它们分别对应于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二十 面体、正六面体与正十二面体。由此可证得正多面 体只有五种。问题3-1是用反证法解答,欧拉公式 给证明正多面体的种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正多 面体种数的一题多解,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与创新能力。 融入数学文化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读 读欧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师。欧拉是数学史上公认 的4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 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 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 数论的欧拉函数、变分法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 欧拉公式……欧拉还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 天才在于勤奋,而欧拉就是最典型的一位。在 欧拉的数学生涯中,他的视力一直在恶化,近乎完 全失明。即便如此,病痛似乎并未影响欧拉的学术 生产力,在失明后的 17 年里,他都是在完全失明 的情况下做研究。他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 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欧拉的一生, 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欧拉生平介绍的视频,感 受欧拉一生中所遇到的挫折与取得的成就。通过感 受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及在数学乃至社会生活中的贡 献、成就和影响力,学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态 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数学家的精神作为数学文化中 的一部分,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 要作用。 5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 五 ) 例题呈现,灵活运用 例1 表面积为 2 3 的正八面体的各个顶点都 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求此球的体积。 例2 求正二十面体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 设计意图:高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应落脚到课本 知识中。通过两道例题,学生感悟到正多面体中所 蕴含的数学知识及其在数学中的价值。例1主要考 查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需要学生从平面几何入 手,先计算正八面体一个面的三角形的面积,进而 求出棱长。通过球体的体积公式最终得到正八面体 外接球的体积。例 2 则是对正多面体二面角的考 查。正二十面体线面较多,结构复杂,在解题过程 中需要紧紧抓住正多面体所有二面角相等的性质, 化整体为局部,问题自然就能得到解决。 高中数学对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考查往往以 较为简单的形式出现,至于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 体则鲜有考查,最常见的莫过于对正方体的考查。 正多面体中的点线、线线、点面、线面、面面关系 涵盖了立体几何中各种典型的位置关系,是正确理 解和把握空间位置关系的基础,同时也能很好地考 查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等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 任务二:制作其他多面体 ( 第3课时 ) 活动任务 几百年来,多面体吸引着许多的数 学家。在化学、建筑、艺术中,多面体给科学家、 建筑师和艺术家带去了很多灵感。按照分组与抽 签,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活动1 制作半正多面体 学生观察足球的形状,化学中的足球烯模型, 南北朝官员独孤信的印信等几何体,归纳出半正多 面体的定义。所有多面角都相等,且各个面是边数 不全相同的正多边形的多面体,叫作半正多面体, 也称为阿基米德多面体。 ?任务1:探究半正多面体与正多面体之间的关系。 ?任务2:类比正多面体的制作过程,制作一个 半正多面体。 ?任务3:借助凸多面体欧拉公式,寻找以正三 角形为面的凸多面体的个数。 ?任务4:撰写项目计划书并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2 制作正星体 以正多面体各面为底,向外作正棱锥,使这些 棱锥的侧面皆为相等的正三角形,这样得到的凹多 面体为正星体。 ?任务1:探究正星体与正多面体之间的关系。 ?任务2:类比正多面体的制作过程,制作一个 正星体。 ?任务3:正星体中还蕴含着哪些知识? ?任务4:撰写项目计划书并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3 制作以正三角形为面的凸多面体 在正多面体中,有3种是以正三角形为面的多 面体。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其他以正三角形为面的 多面体吗? ?任务1:类比正多面体的制作过程,制作一个 以正三角形为面的凸多面体。 ?任务2:借助凸多面体欧拉公式,寻找以正三 角形为面的凸多面体的个数。 ?任务3:撰写项目计划书并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4 制作埃舍尔多面体 被称为“数学艺术家”的荷兰画家埃舍尔,因 其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在其作品《星》中,埃 舍尔将不同的多面体放在同一幅画里,形成群星闪 烁、互相照耀的效果。正中的多面体是一个菱形十 二面体 (每个面都是菱形的十二面体) 对应的星状 多面体,即在菱形十二面体的每一个面上“长”出 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多面体。这样的多面体被称为埃 舍尔多面体。 ?任务1:制作一个埃舍尔多面体。 ?任务2: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埃舍尔作品中的 数学与艺术。 ?任务3:撰写项目计划书并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5 制作三立方体合体 被称为“数学艺术家”的荷兰画家埃舍尔,因 其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在其作品《瀑布》中有 这样一个几何体,它是由完全重合的三个立方体分 别绕 x 轴、y 轴、z 轴旋转 45°,所得到的高度重合 的三立方体合体。 ?任务1:类比正多面体的制作过程,制作一个 三立方体合体。 ?任务2:观察制作好的三立方体合体,思考三 个立方体相交后分割出多少个区域。 ?任务3:撰写项目计划书并进行成果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任务,学生进一步类比正 6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多面体的探究过程并对其他多面体进行设计制作。 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能够使各个小组的学生有针对性 地探究某一种多边形。对高中生开展多样化的多面 体活动旨在使学生对多面体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可 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 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把空间想象力延伸到化学、艺 术及生活中。各子任务主要在课外完成,课上进行 汇报展示。 四、项目展示评价 ( 一 ) 成果展示 该环节旨在鼓励学生在解决各子任务的基础 上,对整个项目有系统性的思考,以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逻辑性,最终梳理形成项目成果。本项目包 括小组成果与个人成果,学生还需参照项目目标, 自我反思成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项目成果进行 改进与优化,具体成果内容见表3。 表3 “神奇的多面体” 项目成果 成果形式 小组 成果 个人 成果 项目报告 (初稿) ; 制作的正多面体模 型、其他多面体模 型 ( 初版 ) 项目报告 (终稿) ; 制作的正多面体模 型、其他多面体模 型 ( 终版 ) 成果要求 ①项目单内容完整清晰 ②制作的多面体正确、美观 ③能清晰汇报并展示项目成果 ④能从正多面体类比到其他多 面体 ⑤能 对 成 果 进 行 一 定 的 自 我 反思 ⑥能达到预设的基础知识、综 合能力、精神品质目标 ( 二 ) 评价设计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可以以项 目目标为基础,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 等不同主体相结合,以结果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 情感态度评价 [ 8 ]并存的方式开展项目评价。由此 可以建立如表4的评价量表。通过评价量表,学生 能直观看到自己在项目任务中的优势与不足,也方 便教师开展后续的个性化指导。 表4 “神奇的多面体” 评价量表 评价 对象 结 果 性 评 价 表 现 性 评 价 情感态度 评价 多面体 模型 项目 报告 过程 参与 汇报 展示 评价 指标 模型符合要求 模型外表美观 任务分工清晰 项目记录详尽 任务完成情况 参与程度 过程表现 语言流畅 内容丰富 逻辑清晰 合作态度 探索精神 学习兴趣 评分 学生 自评 组内 互评 教师 评价 注:每项满分5分。 参考文献: [ 1 ] 马俊海,张维忠. 美国数学教育工程转型的缘起、进 展与启示 [ J ]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3 ( 2 ) : 227-234. [ 2 ] 徐斌艳.数学核心素养驱动的数学项目学习 [ J ] .中学 数学教学参考,2021 ( 28 ) :2-6. [ 3 ] 张晓雪,代钦.正多面体的历史及其现代教育价值[ J ]. 数学通报,2019 ( 2 ) :5-12. [ 4 ] 唐恒钧,陶慧婵. 基于问题链的数学文化项目式学习 活动设计:以“杆秤中的数学”为例 [ J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 究,2022 ( 9 ) :7-10. [ 5 ] 陈明选,都书文,彭修香.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 目化学习设计研究[ J ].电化教育研究,2023( 3 ) :84-90,98. [ 6 ] 李婉玥,张维忠.教科书中数学家形象与精神的呈现[ J ].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 ( 1 ) :47-53. [ 7 ] 黄忠裕. 从思想与文化的高度挖掘多面体欧拉公式的 教育价值: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多面体欧拉公式 [ J ] .数 学通报,2005 ( 5 ) :3-6. [ 8 ] 郭衎,曹一鸣.综合与实践:从主题活动到项目学习[ J ]. 数学教育学报,2022 ( 5 ) :9-13. ( 责任编辑:陆顺演 ) 7 全科互知
2023年第7期 总第84期 【 课堂研究 】 基于“直观的懂”的数学教学路径 朱继明 ( 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江苏连云港 222003 ) 【 摘 要 】 本文以问题教学为载体,展现直观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操作路径,包括在“画数学”中建立 概念直观,在“量数学”中产生图式直观,在“算数学”中形成命题直观。以“直观的懂”的方式教数 学,有助于学生数学信念的发展和数学学习焦虑的缓解,进而促进数学理解。 【 关键词 】 概念直观;图式直观;命题直观;数学学习 【 作者简介 】 朱继明,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直观的懂” (徐利治语) 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 要方式,亦如抽象,不可或缺。在数学学习论范 畴, “直观”是未经充分的逻辑推理而对事物本质 的直接洞察与把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22 年版)》 把“几何直观”列为数学核心素养 之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 2017年版2022年 修订)》把“直观想象”界定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之一。因此,研究直观的教、直观的学、 “直观的 懂”意义重大,价值深远。 一、在“画数学”中,建立概念直观 概念揭示经验的内在联系,是思维的基本单 位 [ 1 ]。概念是符号化的数学,具有抽象性、层次 性、一般性,是对同类事物或相似事物进行反复抽 象的结果,不易理解、不易把握。概念需要借助 “直观的懂” ,才能将抽象转化为直观,将一般转化 为具体,将不理解转化为能理解。例如, “点动成 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就是“直观的懂”的思 维产物,是通过揭示经验的内在联系来理解概念的 好例子,是概念直观的思维产物,具有一般性。 一般情况下,在数学学习论范畴,概念直观是 起于经验、成于抽象、终于符号的目标过程。认知 心理学把概念直观界定为借助事物的直观形象、 外在表象、社会现象,揭示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 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意义的心理过程。数学学 习过程中的画出数学、作出数学、操作数学都是 概念直观的思考路径,是学生借助概念直观理解 概念抽象的有效路径。具体地说,用直角三角板 画垂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用量角器画 角的平分线等,都是通过画数学、画概念来建立 概念直观的例子。 当然,概念直观带有强烈的经验性特征,而经 验的组织性是知觉选择、知觉登记与知觉概括的结 果,往往具有感性思维色彩和一定层面的不确定性 甚至是错误。就这一认识来说,概念直观作用下的 经验是有非正确、非准确、非精确的非理性成分 的,需要经历思维层面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 性加工过程,经历证实、证伪的目标过程,才能确 保概念直观的理性化、一般化、符号化,进而获得 概念,保持概念,迁移应用概念。 为此,在画数学中建立概念直观需要关注以下 几个方面的问题,方能将画数学转化为符号数学, 将概念的抽象性转化为概念直观 (直观的懂) ,将 概念的经验性转化为概念的本质属性,将概念的概 念性转化为概念的教育性,进而让学生理解、把握 概念的本质。 第一,通过画图建立概念表象的直观性。教师 可以针对图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 1 ) 生活中有哪 8 全科互知
封面
共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