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2024年3月 第3期 总第92期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主管单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编辑部 编 委: (按姓氏拼音排列) 曹明海 曹一鸣 陈进前 程晓堂 戴启猛 戴羽明 顾之川 郝瑞庭 黄 伟 黄远振 蒋京丽 李 卿 李 艳 刘道义 毛振明 潘小明 渠东剑 孙杰远 唐剑岚 汪晓勤 王 磊 吴立宝 吴正宪 邢红军 徐国辉 余党绪 张海银 张维忠 赵占良 郑桂华 郑毓信 朱行建 左开俊 主 编:石立民 执行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黄珍平 编辑部副主任:刘 华 潘 安 编 辑:朱晓灿 周彩珍 罗小荧 特约美编:杨 阳 责任技编:蒋 媛 地 址:广西南宁市鲤湾路8号 邮政编码:530022 编辑部电话:0771-5877925 5865557 投稿邮箱:zxxktjxyj@sina.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400/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1421 邮发代号:48-179 Contents 目 次 课堂评论 1 与精品论文相遇: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 应有之义 ——基于202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 与学》转载论文的分析 张定强,刘成龙 课堂研究 6 凸显角本质的学习路径研究:初识角的概念 巩子坤,许佳敏,张芳铭,黄旭冉 10 基于读写连接和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 模型建构与实施 钱小芳,张 慧 16 科技议题在跨学科实践中的应用图景与价值意蕴 ——以“电解硝酸盐制备氨”为例 邢力丹,丁 伟 课堂聚焦 特设专栏: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 ( 二十二 ) 22 基于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索 ——以《古文观止》为例 刘晓佳 教材教法 27 依据统编教材编写特点 重构小说文本教学内容 ——以《百合花》为例 左高超 教学设计 31 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项目式学习的问题链设计 ——以“三等分角工具的制作”项目为例 唐恒钧,郑蓉蓉,蒋逸卿 ZHONGXIAOXUE KETANG JIAOXUE YANJIU 全科互知
印刷: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印刷厂 发行: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订阅: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编辑部 定价:15.00元 刊训 立足课堂,面向教学; 立足纸媒,面向多媒; 立足当代,面向未来; 立足全国,面向世界。 本刊声明: ·本刊倡导原创,拒绝抄袭、剽窃及 其他侵权行为,作者文责自负,本刊概不 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本刊对采用稿件有文字上的删改 权,不同意删改者,请于来稿中声明。 ·凡本刊录用的稿件,如无特别声 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对其作品行 使网络传播、汇编出版等再使用的权利; 本刊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 各项权利的报酬。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 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 《中 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及CNKI系列数 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 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评 价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 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 当处理。 ·来稿不退,三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 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再另行通知。 本刊微信公众号:搜索微信号“zxxktjxyj” 或“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或扫一扫微信 二维码: 37 数学“微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以“辅助角公式”的探究为例 吴国文,黄晖明 课堂新探 42 语篇视域下的散文教学 ——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 张增光,张 原 46 亲历统计过程 培育数据意识 ——以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 孙 敏 51 贯通进阶:基于学习科学的小初衔接英语教学新路径 陈菲菲 55 大观念统整下初中英语单元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肖海梅,李慧芳,国红延 63 普通高中思政学科金融育苗TCSO实践路径例析 杨 青,胡东平 备考研究 70 对话视域下写作命题规律与教学策略探寻 ——以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为例 杨 操 评价研究 75 数据赋能育人方式变革的思考 ——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 张汉泉,郜建辉,朱行建 课堂内外 82 名师引领的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初中物理教师项目化研修为例 马芸青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 课堂评论 】 与精品论文相遇: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应有之义 ——基于202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转载论文的分析 张定强,刘成龙 (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 【 摘 要 】 高中数学教师与精品论文相遇,是专业素养提升的应有之义。一方面,精品论文所蕴藏 的数学教育主张、思想、实践等能深度影响数学教师,成为助推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动力之源; 另一方面,数学教师与作者在整体性、个性化、时代性、展望性相遇中,不断地进行深度对话与交 流、吸收与创造,形成的数学教育共识成为助推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智慧之源。 【 关键词 】 精品论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 作者简介 】 张定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和数学教学论研究;刘成龙,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 育和数学教学论研究。 一、引言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 (下文 简称 《高中数学教与学》) 秉承铸就精品的办刊 宗旨,始终遵循“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 术”的选文理念和编辑方针 [ 1 ],经过数十载的发 展,在坚持引领、创新、务实的办刊理念下,密 切关注高中数学课改动态,引领数学教育新思 想、新理念,提供优秀教育教学课例,成为教师 专业化发展的指路明灯和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石。 2023 年 《高中数学教与学》 共转载论文 174 篇。其中, “理论”栏目载文12篇、 “专题”栏目 载文48篇、 “课程”栏目载文19篇、 “教学”栏目 载文50篇、 “教师”栏目载文13篇、 “学生”栏目 载文 19 篇、 “评价”栏目载文 13 篇。本文从四个 视角进行分析,以期与数学教师共享其应有之义。 二、整体性相遇——提高理性思维 整体性相遇是指宏观、系统、全面的相遇。 精品论文间彼此关联、相互融通,构成了高质量 精品论文群,为数学教师呈现了较为完整的数学 教育研究概貌。为此,教师要与“理论” “课程” “教学”栏目中的论文整体相遇。 ( 一 )相遇“理论”栏目:启发思考、增长智慧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在已有知 识或认知的基础上,经过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 法,形成的一组以特定的逻辑格式联结起来,可 以用来解释相关经验事实的抽象观念或陈述。正 是因为理论揭示内在规律,所以理论有提高认 识、提升境界、增长智慧之效。 “理论”栏目载文 涉及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形式化、数学的特征、 数学价值观、数学精神、数学美、初高中数学衔 接等主题。这些主题既承载了作者的教育智慧, 也彰显了作者的教育主张,外显为对数学的本体 认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透视,对数学教育开展 的方法探索。数学教师对理论的学习应把握三个 维度: ( 1 ) 品味与崇敬。在深度阅读中细细品味 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智慧,领会作者创作的意 境和学术张力,带着崇敬之情认同作者的主张并 1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达成共识 (或部分共识) 。如在 《美与数学 (上、 下)》 (史宁中,转载于《高中数学教与学》2023 年第 9 期,为叙述方便,以下仅注明作者、期 数) 中,教师首先感受到了作者对数学美的深刻 认识及推崇;其次,作者在对用数学语言为什么 能够表达美,数学中的简洁美、对称美、周期美 与和谐美,数学美的数学表达是什么等问题逐级 而上的论述中,揭示了数学美的深层内涵,引发 了教师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教师在对作者的学 术思想的认同中,源自内心深处地感受数学之 美,从而形成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运用数 学美、创造数学美等自觉行为,上升为至善至美 的人生品格。 ( 2 ) 质疑与批判。这是精品论文学 习中应秉承的求真精神,着力于提高求实、求 理、求广、求新的意识与能力 [ 2 ]。如张晓贵 (第 10期) 在介绍数学美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基 础上,提出了理解数学美的新路径,即数学美的 综合认识:数学美为具有一定数学美标准的数学 家与具有一定特性的数学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对此应该对作者的观点深入思考:数学家怎 么定义?哪些人算数学家?一定的数学美的标准 到底是什么?数学美只能由数学家界定?数学家 是数学美标准的“行业制订者” ?数学家与数学对 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受不受到数学家心情、心 态、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对美的认 识程度只能和数学家所制订的规则保持一致吗? 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可开拓视野、训练思辨、增 长智慧。 ( 3 ) 内化与应用。这需要对精品论文进 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习。如段志贵 (第3期) 揭示了数学形式化的内涵,提出了对数 学形式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据此教师可以认识 到高中数学对极限描述不宜采用定义方式,应该 利用几何进行直观描述,而高等数学如果不讲定 义,则必然影响大学生对极限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 二 )相遇“课程”栏目:比较借鉴、理性审视 课程是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所规划的蓝图, 《高 中数学教与学》 “课程”栏目分“课改探索”和 “教材分析”两个主题。 “课改探索”载文主要介绍当前国家课程建 设、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及国外课程 建设的经验。如黄翔 (第 3 期) 针对选修课程 “音乐中的数学” ,从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三个 方面提出了数学与音乐两门学科跨界和深度融合 的新思路。该课程建设站位高远、理念独特、目 标明确、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展现了作者非 凡的课程建设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为高 中数学教师开发跨界融合课程提供模板,值得广 大教师细细品味、深度吸收。又如黄荣 (第 4 期) 从理念定位、目标设置、内容选取、实施策 略和评价设计等五个视角深入地分享了校本课程 “数学文化”的开发与实践经验。安彦斌 (第 2 期) 从如何衔接、如何设置课程、提供的数学基 础等维度对韩国高中“人工智能数学”选修课程 建设进行考察,为探索中国高中数学课程如何衔 接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国际经验等。这些积极的探 索,为高中数学教师进一步认识课程、实施课程 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 “教材分析”载文涉及教材使用、教材对比、 教材鉴赏、教材评价等方面。李健 (第 1 期) 结 合教科书案例,探索了培养高中生高阶思维的新 路径。苗静 (第 9 期) 从数学文化、美学价值、 数学历史、科学体系、社会现实、课堂环境等方 面揭示了沪教版数学教材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张晓斌 (第 1 期) 以“主线—主题—核心内容” 为基本线索,对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主题内容进行了梳理,凝练了该主题下新教材的 亮点:主题内容整合优化,凸显知识内在联系; 教学内容过程优化,促进知识有序建构;旁注例 题精细雕琢,彰显教材指导作用。这一研究为数 学教师认识、理解、品味、使用新教材提供了视 角:从单元主题教学视角理解“函数及其性质” , 从学生学习过程视角理解“教材逻辑架构” ,从核 心素养落地视角理解“教材编写变化” 。这些新颖 独特的教材分析论文可促使教师通透理解教材, 深刻把握教材内容,从而更好地用教材来教。 ( 三 )相遇“教学”栏目:示范引领、外化于行 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需要教师把握教 学规律,凝练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反思。 “教学”栏目从“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 “教学研究” “备课参考” “解题教学”等主题呈现 精品论文。 “教学策略”主题突显可操作性,如崔静静 2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第 1 期) 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结合具体数学案 例,提出了突出数学本质的教学策略:关注整体 性,强化结构性本质;构建情境问题,凸显根源 性本质;分析概念内涵,揭示属性本质;认识命 题关系,构建逻辑本质;发掘美学指向,提炼思 想本质。这五大策略具有示范性、操作性和指引 性,为数学教师清晰地展示了指向数学教学本质 的路径。 “教学设计”主题呈现三大特征: ( 1 ) 紧追研 究热点。精品论文中涉及深度学习、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大概念、问题解决、CPFS 结构理论、 BOPPPS教学模式、数学关键能力等,既包括当下 的热点,也内蕴永恒的焦点,既显现时代特色, 又凸显数学本色。 ( 2 ) 紧扣数学经典。精品论文 选题既包括数学疑难问题 (如函数的概念、两角 差的余弦公式、贝叶斯公式等) ,又包括教学重点 问题 [如函数的奇偶性、正余弦定理、函数 y= Asin (ωx + φ) 图象与性质等] ,还包括数学热点问 题 (如数学作业设计等) 。 ( 3 ) 紧贴教学实际。精 品论文文风质朴又不乏厚重内涵,理念新颖又不 失可操作性,站位高远又不缺深意。 “教学研究”主题既有紧扣时代特征的宏观研 究 (生态课堂、体验式课堂、学习机会、自主探 究等) ,又有聚焦数学特色的中观探讨 (数学美 育、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数学单元教学等) ,还有 数学课堂的微观论道 (章前起始课、规律课教 学、破解平面解析几何求解困境教学等) 。如陈建 权 (第 1 期) 论述了数学美育的价值——课之 “灵魂” ,提出了践行数学美育的路径,并以三角 函数图像和性质为例探讨了数学美育实施方略: 欣赏三角函数内蕴的数学美,即简洁美、和谐 美、对称美、意境美;探究数学美的本质,如波 浪中的对称,起伏中的规律;传播数学美的魅 力,从“赏美、创美、传美”到“成就美、塑造 美” ,再到“展现美、传承美” 。 “备课参考”和“解题教学”主题展现参考与 解题的要义,如顾锋 (第11期) 深入分析了从一 题多解到一题优解所面临的三个重要命题,即一 题多解的优越之状与教学之失、一题多解的认识 之乏与境界之求、一题优解的评判之难与推广之 利,最终提出了评判解法优劣的标准——简单自 然、效率为先、结构完美。 三、个性化相遇——教学生命敞开 个性化相遇是指与具有个体特质、个体需求 的教师、学生相遇。 “教师”和“学生”栏目中的 论文就是因缘于学生、教师个体而产生的作品, 阅读中的相遇可促进教学生命的舒展。 (一) 相遇“教师”栏目:寻觅专业发展之 需,反思个体成长之道 教师是教育者,并且是一类专业的教育者。 [ 3 ] 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应然之需。 “教师”栏目载文呈现五个主题: ( 1 ) 学科教学知 识发展。如蒋吉林 (第 1 期) 、吕增锋 (第 6 期) 分别探讨了大概念和学会提问对新手教师 MPCK 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新手教师 MPCK 发展提出了 切实可行的举措;库在强 (第11期) 基于“互联 网+教育”视角,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新 知识——AI-TPACK,即整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学 科教学知识。 ( 2 )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如郭俊 (第 7 期)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方 式,诊断出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不给学生留时间思 考、缺乏艺术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并对症下药、 开出良方,为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提升注入新智 慧。 ( 3 ) 数学学科教研组建设。如林运来 (第 4 期) 指出教研组在教师发展困难期,有可能采用 适当手段辅助教师顺利通过困难期 [ 4 ],从而走出 一条共谋、共赢、共发展的和谐之路。 ( 4 ) 教师 专业发展规划。如陈燕梅 (第 5 期) 围绕专业知 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等维 度,基于对专家型教师的访谈,透视了教师专业 发展的秘诀:保持热爱,坚守初心;勤奋踏实, 厚积薄发;规划职业,目标引领;心态积极,迎 接挑战。此外,还凝练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规 划:以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为导向的成长方案; 以教学比赛撬动业务提升的成长方案;以特级或 正高级教师等名师为目标驱动的成长方案;以数 学竞赛攀登高峰的成长方案;以日常教科研为突 破口的自主研修方案。 ( 5 ) 教师职后培训需求。 如李健 (第 8 期) 以渝、冀、晋、滇、浙等五地 教师为对象,以新教材使用培训需求为目标,在 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维 3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度上进行需求调查,对教师教材使用培训提出建 议:优化培训时间与形式;合理安排各类培训的 师资与形式;注重培训内容的层次性,搭建一体 化课程体系。该研究强调以教师发展为本,关注 教师心声,重视教师实际需求和培训实效。 (二) 相遇“学生”栏目:把握学生成长之 脉,反哺教师专业之长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对 象。 “学生”栏目分“学法指导” “学生研究” “学 生培养”等主题。 “学法指导”主题围绕数学问题 解决展开,如在数学方法层面,涉及换元法、主 元法、同构法、递推法、图示分析法等,表明对 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仍应注重通性通法,淡化解 题技巧。 “学生研究”主题围绕思维、能力、素养 等展开实证研究。颜福进 (第11期) 通过问卷调 查和运算能力测试,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在数学运 算中存在问题,如运算时存在缺乏自信、错用法 则、不明确运算对象、复杂情境下无法确定解题 思路等,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 运算习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 掌握运算法则,善于总结并利用运算结论等,力 争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学生培养”主题关 注说题,如陈莉莉 (第10期) 建构了学生说题活 动实施路径——“制订原则→制订计划→学生说 题” ,指出了让学生说题时教师要认真思考选什么 题、怎样让学生说、让哪些学生说、什么时候 说、说多长时间以及多少人说等问题,并理性分 析了学生说题的瓶颈。这一研究既开拓了数学教 学中说题的视野,又为中学教师提供了有意义的 研究课题。 四、时代性相遇——课改意识重识 时代性相遇是指在把握时代特性中与精品论 文相遇。 “专题”栏目契合数学教育的热点、重大 问题,融时代性、前沿性、发展性于一体。与 “专题”栏目论文相遇,是深化数学教师课改认识 的重要途径。 ( 一 ) 深化对数学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数学课标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 有效地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深度理解和把握数学 课标。阅读精品论文,可以强化理解并把握课标 精髓。 一是理解和把握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 核心要义。 “专题”栏目转载了直观想象素养、逻 辑推理素养、数学运算素养、数学建模素养等研 究论文,探讨素养评价标准、培养路径和策略。 如郭妍 (第 4 期) 在揭示学生生成逻辑推理素养 的价值基础上,从数学“双基” 、问题解决、数学 思维、数学精神、自我监控与整合等层次建构致 力于培育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生成路径。 二是理解和把握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核心要 义。如华志远 (第 2 期) 围绕题目、工具、设 计、实施等多个因素给出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 念,明晰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范式:紧扣核心内容,寻找教学融合; 倡导方法互鉴,促进思想交融;开发现实问题, 体验应用价值;探索史料价值,体悟原创精神。 三是理解和把握数学文化进课堂的核心要 义。如王红 (第 8 期) 基于数学文化视角,以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为例,提出了数学文化 融入课堂教学的基本路径:在数学活动中渗透数 学文化;以合作方式鼓励学生探究数学文化;开 展基于 HPM 理论的数学文化教学;尊重个体差 异,及时存疑,彰显课堂人文关怀。 ( 二 ) 强化数学课程思政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的意识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党 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 ,坚定有力地回答了这 一问题,而课程思政是基本途径和关键举措。如 仓万林 (第 6 期) 从中学数学的课程特征、数学 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的特殊育人功能等方面分析 了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的优势,提出从课堂教学、 作业设计、命题评价等视角融入课程思政。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着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 养是一种必然,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特有的 土壤和路径。如巩翔 (第 9 期) 从课程整合的视 角,分享了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A-level数学 课程设计,认为学校在课程设计上还需要关注: 进一步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加强对多种形式课 程整合的研究;加强同升学与发展指导中心的协 作;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4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 三 ) 关注高考试题评析及高三复习备考动态 高考是教师高度关注的话题,研究高考试题 和优化高三复习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一方面, 研究高考试题有利于把握高考命题规律,掌握命 题动态;另一方面,复习备考是高三数学教学工 作的核心,科学、合理的备考策略有利于增强复 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如 曹凤山 (第11期) 认为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注 重基础考查,突出主干知识,回归通性通法,创 新试题设计。为此,引导教学遵循课程标准,深 化基础理解;注重过程学习,提升数学素养。 高三复习备考专题主要探讨备考的教学策略 和设计思路,如周龙虎 (第 3 期) 分析了当前高 三复习课在节奏、目标、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 题,从复习的目的、心理和价值等方面揭示了二 轮复习的内涵特征,从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 出发对复习困境进行学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破除复习困境的路径:注重课堂多样生成, 坚持省思性教学,贯彻主题式学习。研究立足现 象、基于学理、深入教学,为高三复习把脉、问 诊、处方,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建构。 五、展望性相遇——教育教学规律把握 展望性相遇是指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相 遇。 “评价”栏目的载文为展望性相遇提供了重要 途径, “评价研究” “命题研究” “高考改革”等主 题的精品论文可帮助教师把握教育教学规律。 ( 一 ) 理清评价观念相关规律 “评价研究”主题载文主要围绕作业评价和素 养评价展开,包括作业评价方式、素养评价模型 等。对学生作业和素养评价进行研究,不是为了 证明当前作业评价无效和素养发展评价缺失,而 是为了重构作业评价方式,建构科学合理的素养 测评模型。如刘绿芹 (第 4 期) 运用第四代评价 理论建构了协商式作业评价,通过师生协商作业 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评价主体、结果呈 现,建构协商式作业评价模型,形成了协商式作 业评价模板。实践表明,协商式作业评价在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 习进阶,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 意义。该研究将理论引入作业设计,实现了理论 与作业实践的有机融合,为数学教师探索有效的 作业评价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 二 ) 把握命题过程相关规律 “命题研究”主题载文围绕试题命制展开,包 括高考命题特色、阶段测试题命题实践、命题大 赛心路历程等,目的是解构试题命制的基本流 程,分享试题命制的切身体验,拓展数学教师的 命题视野,提升数学教师的命题能力。如杨恒 (第 11 期) 再现了一次高中数学命题大赛的心路 历程:立意——确定考查方向,基本要义是深度 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全面解读2021年新高考Ⅰ卷 (数学) 命题特点;命题——探寻命制路径,基本 流程是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指引,选择恰当的素 材,设置合适的问题;反思——感悟命题功能, 试题命制是教师的必备基本功,教师要在命制试 题中提升专业素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 说明的是,对该文的学习应从三个方面深入: ( 1 ) 做好试题命制的顶层设计,如政策规范、理念指导 等。 ( 2 ) 掌握试题命制的技术路线,如方法层面 有“穿脱马甲法” 、模型 (或结论) 演绎法、类比 法等,操作层面有逆向设置、正向呈现等; ( 3 ) 关注教师发展的快速通道,如试题命制思路解 构,试题命制比赛参与,试题命制成果发表。 ( 三 ) 明晰高考改革动向规律 “高考改革”主题载文主要围绕高考改革变化 及应对展开,包括改革前后政策对比、课程设 置、评价方式、组织形式、命题理念、试题结构 等,意在帮助数学教师了解、探讨、应对变化。 如刘海峰 (第8期) 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 响我国高考数学文理分科的制度基础、高校招生 要求及数学教学现实等因素,分析了数学文理不 分的时代意义及新高考数学实践中日益突显的公 平与效率问题,提出新高考数学“文理略分”的 破解之道,即数学科目试卷设置数学 ( 1 )(较 难) 与数学 ( 2 ) (较易) 两种难度。该文为数学 教师科普了高考数学文理分科历史,为数学教师 如何看待文理分科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数学 教师把握新高考数学科目改革的动向提供了认知 视角。 ( 下转第15页 ) 5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 课堂研究 】 凸显角本质的学习路径研究:初识角的概念 巩子坤 1,2,许佳敏 3,张芳铭 1,黄旭冉 4 ( 1.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杭州 311121;2.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1121;3.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 ( 总校 ) ,浙江杭州 310013;4.永嘉县瓯北 第一小学,浙江温州 325102 ) 【 摘 要 】 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起点,但教材与教学关注较多的是不同角的性质,而不是角的 本质。文章提出凸显角本质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并展示第一课时“初识角的概念” 。研 究者通过教学实践与研讨,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基于现实角,抽象出图形角;通过分类,探索角的 特征,得到数学角;通过创造角,理解角的特征。由此提出教学建议:借助分类,初识角的概念;动 手创造角,直观感知角的特征。 【 关键词 】 角;角的本质;角的概念;学习路径 【作者简介】 巩子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许佳敏,中学数学教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课堂教学;张芳铭,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黄旭冉,小学数学教师,主要研究 方向为数学教育。 【基金项目】 2023 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认知发展模型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质量提升研究” ( 23NDJC265YB ) ;2021—2022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质 量提升路径研究” ( 2023GH005 ) 一、研究缘起 角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之一。人教版 数学教材将角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首先,学生通过生 活情境直观认识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的 图形是角。其次,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直直的 角”是直角,并用直角比一比,知道比直角小的是 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第二阶段为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 。首先,学生在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的基础上学习角的描述性定义,即从一点引出两 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其次,学生通过比 较角的大小的任务,引出度量角的单位——度, 以及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学习如何度量 角。最后,学生根据角的动态定义 (角可以看作 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 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学习平角与周角,了解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 系。整个逻辑看似层层递进,实则忽视了非常重 要的问题:什么是角的大小?怎样比较角的大 小?是边更长,还是覆盖面积更大?量角器是在 度量角的什么?为什么使用大小不同的量角器度 量出的角的大小是相同的?这些都是困扰学生但 教材未解释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材未讲明角 的本质是什么。 何谓角的本质?欧几里得认为,平面角是一 个平面上两条线之间的倾斜,它们相交且不在一 条直线上。 [ 1 ]我们对这个说法做了通俗的解释, 认为角的本质是一条直线相对于另一条直线的倾 斜度。 [ 2 ]但倾斜度对于学生而言不易理解,要让 学生在初次学习角时就理解角的本质,则需要找 到一种能使倾斜度直观呈现的外显方式。 江春莲提出,如果从角的本质来说, “张开 度”则更为关键。研究角的目的不是研究它的 6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边,而是研究张开度。 [ 2 ]角的动态定义中虽然没 有提及张开度,但暗含了“转动的多少” ,而射线 绕端点转动的动态过程,就是形成张开度的过 程,也就是产生倾斜度的过程。相比于倾斜度和 张开度, “转动的多少”不仅更加形象直观,而且 与之后要学习的弧度制有异曲同工之处 (弧度制 本质上就是用转动生成的弧长来度量角的大小) , 贯穿了角学习的始终。因此, “转动的多少”可以 尝试作为角本质外显的呈现方式。 为初步了解学生对角本质的理解情况,笔者 对 6 名二年级学生进行单元前测及访谈。学生需 要判断正方形的四个角是否相等,以及沿折痕剪 下来后,四个角是否仍然相等 (如图1 ) 。测试与 访谈的结果显示:在未剪下角时,所有学生都认 为四个角相等;沿折痕剪下角后,仅有 1 名学生 坚持认为四个角相等,并能说出理由,其他学生 因为角的“边长” 、覆盖的“面积”发生变化而改 变了答案。由此可以发现,学生对角本质的认识 比较模糊,容易受边长的长短、覆盖面积的大小 等非本质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的引导。 图1 随后,教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角或几个角, 发现有 4 名学生借助三角尺,把三角尺的角描了 下来 (如图2 ) 。可以发现,学生对角的认识只停 留在现实生活中的角,无法从中抽象出数学中的 角,因此才会在利用三角尺画角时保留三角尺上 因磨损而出现的“圆圆的顶点” 。故学生在对角本 质进行认识之前,需要先经历从现实世界到数学 世界的过程,理解角的特征,初识角的概念。 图2 学生画的“角” 综上,本研究提出凸显角本质的“角的初步 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共分为“初识角的概念” “体验、认识角本质” “巩固、运用角本质”三个 课时。本文研究第一课时“初识角的概念” ,要解 决的问题为: “初识角的概念”学习路径中的关键 任务是什么?与原教材相比,该路径在帮助学生 理解角的概念上的效果如何? 二、研究设计 ( 一 ) 研究对象 选取 YH 小学二年级的甲、乙两个班作为教 学班,两个班各有 30 名学生,班级总体水平一 致,由教师 A 按照本研究设计的学习路径进行备 课、授课。 ( 二 ) 研究流程 学习路径优化、完善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研究流程 ( 三 ) 问卷及数据处理 后测题目一共有5道小题,要求学生判断给出 的图形是否为角,并说明理由( 如图4 ) 。后测题目 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概念中“两条边是否搭牢” “尖尖的顶点” “直直的边”等概念是否已经掌握。 图4 后测题目 教师对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赋分,判断正确 并能说出理由记 2 分,判断正确但不能说明理由 记1分,判断错误记0分,最后统计总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 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为探究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本研究经历了 三次教学设计、两次教学实践及多次教学研讨。 由于篇幅有限,只呈现在乙班开展的优化的学习 路径A2 ( 如图5 ) 。 7 全科互知
2024年第3期 总第92期 任务1:经历现实角到图形角的过渡 教师先从生活中的角入手,询问学生现实生 活中有哪些角,学生的回答只要满足角的特征即 可。随后,教师呈现生活中角的图片,让学生找 出其中的角,并描一描。由此,教师带领学生经历 从现实角到图形角的过渡,为下一个环节——角 的分类做铺垫。 任务2:通过分类,探索角的特征 教师呈现任务1中学生描出来的“角” (如图 6 ) ,让学生圈一圈、勾一勾,将“角”进行分 类,并引导学生说明分类的依据。教师在呈现分 类情况、归纳角的特征时,要兼顾“两边是否是 直的” “两边是否搭牢”两个标准,归纳出角的 特征: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从而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角的认识。以下是部分课堂 实录。 图6 师:我们把图形分成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三类,因为①②③④都是直的,⑤⑥⑦都是弯 的,⑧虽然也是直的,但中间没有搭牢,单独分 为一类。像①②③④这样的角,就是我们数学中 要学习的角。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它们的边都是直直的,而且都搭牢了。 师:那么这个搭牢的地方,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地方我们叫作顶点。像这 样,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的图形, 就是数学中的角。 任务3:通过创造角,理解角的特征 在学生初识角的概念之后,教师提供毛线、 小棒和圆纸片等材料,让学生任意选取材料创造 角,并指出该角的顶点和边。学生通过动手操 作,积累活动经验,加深了对角的概念的认识。 在学生展示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创造角 的过程,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材料特点有针对性 地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意识到毛线需要拉直才能 创造出两条直直的边,而将两根毛线都拉直且一 端要搭牢则需要借助三颗图钉。以下是部分课堂 实录。 师:请选择毛线的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 做的?用了几颗图钉? 生:我先在泡沫板上钉一颗图钉,让毛线绕 图5 优化的学习路径A2 8 全科互知
封面
共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