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德法哲学转进融合的心身问题

马迎辉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暨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

现代德法哲学对心身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三个过程:传统的心身二元论被还原为纯粹意识与动感感觉的相关性,生存论与存在论在此相关性基础上激烈对峙,心身存在最终建基于超越者的原始肉身化中。尽管心身关系在原始的体验和存在层面不断获得重构和新的建基,但由于现象学与象征阐释学对形式化以及同一化的先行设定,致使它们一开始就错失了心身之自然生成的无限性,不再追问有限化之辩证状态的前提性,最终陷入了以形式化的主体性吞噬自然存在的困境。只有在人的自然本性与其身处的自然存在的本源统一中,人们才可能真正理解自然的抽象化以及由其所决定的心身存在。
【分 类】 社会科学
【出 处】 《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04期 第102-119+206-207页 (共20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马迎辉. 德法哲学转进融合的心身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 . 2022(04): 102-119+206-207.

PDF在线阅读

《德法哲学转进融合的心身问题》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4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