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焦山楂炮制过程中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黄玉瑶 张洪坤 郭长达 高贯彪

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芝源中药有限公司

目的 研究焦山楂炮制过程中药效物质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测定山楂及其炮制品中绿原酸、金丝桃苷、表儿茶素、齐墩果酸、熊果酸的UPLC方法,在中试水平上,考察不同温度下炒制对焦山楂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影响。结果 焦山楂的终点性状为表面棕褐色至焦褐色,果肉黄褐色,微有焦香味。各温度总的炒制规律基本一致,即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4种成分的量逐渐下降,其中表儿茶素与金丝桃苷亦随炒制时间延长剧烈下降,在焦山楂炮制终点附近时降至无法测定;绿原酸随炒制时间的延长,呈规律性下降;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在焦山楂炮制过程中稍有下降,但变化不明显,而有机酸(以枸橼酸计)的量先升后降,在其性状终点时焦山楂的有机酸的量较原药材低,炮制终点过后迅速下降,即炮制后有机酸的量有所降低。结论 焦山楂炮制后代表性成分降低,实际生产中应控制炮制程度,以保证焦山楂的临床疗效。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黄玉瑶,张洪坤,郭长达,高贯彪. 焦山楂炮制过程中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 贵州医药 . 2022(03): 352-354.

PDF在线阅读

《焦山楂炮制过程中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4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