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东学西渐”——论早期佛教哲学与叔本华哲学之异同》

刘勋 刘咪

内蒙古师范大学

叔本华(1788—1860)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取法早期佛教哲学。其本人喜爱古印度哲学,对吠陀时期的经典《奥义书》颇有研究。可以说,叔本华哲学是“东学西渐”的结果。两者在哲学层面殊途同归,但在实践性层面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一、叔本华哲学实践是否定意志,从而限制理念的载体(生命),体现了“无”的概念。而佛教以断欲的方式获得解脱,是一种不否定本体存在的“似无非有”的概念。二、叔本华哲学对世界的认知是纯粹的悲观主义。佛教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完全的半悲观主义,尤以《四谛》中的八苦为证,但并未涉足与苦相对的概念。三、叔本华的禁欲主义重“灭”,佛教则重“悟”。
【栏 目】 管理观察
【分 类】 政治、法律
【出 处】 《今日湖北》2022年23期 第324页 (共1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刘勋,刘咪. 《“东学西渐”——论早期佛教哲学与叔本华哲学之异同》[J]. 今日湖北 . 2022(23): 324.

PDF在线阅读

《《“东学西渐”——论早期佛教哲学与叔本华哲学之异同》》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4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