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农地确权是否推进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耿鹏鹏 罗必良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农村社会的“差序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村庄治理模式呈现出由社会关系网络所维系的非正式治理特征。由农地确权所表达的产权明晰与稳定预期,通过地权法制化的方式,明确界定村社成员土地权利的享益边界,将诱导“关系型”的传统乡村治理秩序,向“契约型”的现代村庄治理体系转变。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通过设置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地确权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交易行为和村社人际交往的影响,以此揭示产权制度变革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政策实施显著抑制了村社内农户土地的熟人流转行为,地权交易呈现出向非熟人出租的市场化趋势;此外,农地确权政策显著弱化了农户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维系的礼金支出水平。进一步通过“水田、旱地”和“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不同农地调整习惯村庄的对比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政策在不同区域有着相异的政策效果。文章强调,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正在推进我国乡土社会的转型,一方面逐步解构由亲缘、地缘所维系的传统村社治理秩序,另一方面以契约化、正式化、法制化的现代化方式重塑村庄治理体系。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耿鹏鹏,罗必良. 农地确权是否推进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J]. 管理世界 . 2022(12): 59-76.

PDF在线阅读

《农地确权是否推进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4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