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美术课起承转合式教学实践——以《亭子》教学为例

叶霞光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

元人范梈提出作诗有四法,即“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意思是文章的发起部分要直接、自然,开宗明义,宣示主题;承接展示的题材要典型、丰富、生动,能传神达意;转是要求有起伏变化,能塑造新形象、创造新意境;合是文章的结尾要点明主题。起承转合是古时常用的一种作文、作诗的行文方法,这种方法追求的是表达的逻辑顺序,四个部分互相关联,使行文条理清晰、浑然一体。如果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来对应诗文结构(如图1),则存在以下关联:审美感知是发现、认识客观对象美的特征
【栏 目】 教学指导
【出 处】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3年01期 第76-80页 (共5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叶霞光. 美术课起承转合式教学实践——以《亭子》教学为例[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 2023(01): 76-80.

PDF在线阅读

《美术课起承转合式教学实践——以《亭子》教学为例》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4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